当地时间5月27日,据美媒报道,特朗普政府下令全球使领馆暂停新增学签(F/M/J)面试预约,同时考虑扩大对国际学生社交媒体审查范围。此前已经预约好的签证面谈仍然可以进行。
目前,该消息在各大社媒网络上占据头版头条,引发了全球学子的广泛关注。美驻华大使馆对此消息的最新回应是,签证申请和面谈正常进行。从目前官方发出的关键信息来看,可以消除不必要的焦虑。
美驻华大使馆官方回应
美驻华大使馆对此消息的官方回应是,目前没有收到相关信息,
包括申请和面谈在内的签证办理一切正常进行,可以在官网
www.ustraveldocs.com 进行预约。
另外,根据官网发布的通知显示:自6月4日起,所有选择在北京、上海、广州免费网点领取护照的申请人都必须通过这个网站(www.ustraveldocs.com)进行预约。预约系统已于5月28日(今日)启用。
请注意,只有在您确认收到"您的文件已准备好可领取”的电子邮件通知后,才能进行预约。
根据《卫报》(The Guardian)报道,美国边境执法部门正在对某些“敏感人群”实施更严格的入境审查措施,其中包括检查手机、查看社交媒体言论,甚至在某些情况下直接拒绝入境。
社交媒体发言成“隐形标签”?
移民律师表示,虽然绝大多数旅客不会遇到严重问题,但社交媒体内容、电子设备数据正悄然成为海关关注的重点。另一位移民政策专家指出,美国政府为推动驱逐行动,已扩大对短期签证持有者、绿卡持有人,甚至美国公民的边检强度。在川普政府签署的移民命令中,明文授权官员可对因宗教、文化或政治观点被认定为“潜在威胁”的旅客实施拒签或遣返,这使得社交平台上看似“无关痛痒”的发言,可能成为入境阻碍的理由。
手机密码不交=拒绝入境?
旅客一旦下飞机尚未通过海关,即处于所谓“宪法保护灰区”。
律师指出,美国第四修正案在海关口岸适用性有限:
普通查手机:无需任何理由即可进行;
深度分析取证:需“合理怀疑”;
联合其他部门审查:原则上需搜查令,但实际操作中常被绕过。
虽然CBP(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)声称,仅有不到0.01%的设备被检查,但多起真实案例却揭示,政治立场、社群发言、甚至照片内容,都可能引发深入审问。
拒绝交出设备密码的后果,视移民身份而定:
这些人群赴美旅行前,务必特别小心:
一名美国公民与其绿卡配偶蜜月归来时,丈夫因30年前的旧案被当场拘留。即使曾多次顺利入境,这次也未能幸免。
律师建议:有此类记录者应务必在出境前咨询专业移民律师,切勿贸然旅行。
以下群体被认为是“高审查风险人群”,建议出行前务必咨询移民律师:
B1/B2签证者:确保入境目的与签证类型一致;B1为商务,B2为旅游/探亲。
绿卡持有者:如有逾期停留或轻罪记录,即使是很久以前的,也可能影响返美。
国际学生:社交媒体发言、校园活动参与、政治性组织关联都可能被“特别标记”。
